Search

林佳龍部長近日一再強調,2022年是我國的鐵道觀光旅遊年,類似說詞我們從部長的發言時常可看到,如近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林佳龍部長近日一再強調,2022年是我國的鐵道觀光旅遊年,類似說詞我們從部長的發言時常可看到,如近日表示2021是自行車旅遊年,期許部長相關旅遊規劃是能夠淵遠流長的,而非一年辦理一項過後則不理,這絕非民眾及觀光旅遊業者所樂見的觀光旅遊擘劃。

台灣鐵道觀光協會於去年九月正式成立,原觀光鐵道協會是希望結合產官學和民間團體力量發展鐵道觀光,目前觀光鐵道協會內部理監事也多為前任或交通部官員,之前傳出為御用評委的李厚慶也為理事之一,但鐵道觀光協會成立至今,僅辦理今年一場會員大會,然端看該協會成立之宗旨,每一項都是交通部內部可以處置的,然交通部另外成立協會,由高鐵捐贈100萬,團體會員還需每年繳交新臺幣30,000元,台鐵即為會員之一,在明年預算業以編列入內,台鐵百廢待舉,交通部卻疊床架屋設立觀光發展協會實屬不妥。

另外,部分的觀光車站為平時人煙稀少的站點、路線或為了觀光而復駛,像是台南沙崙線、太平山森林鐵路等,為了推動觀光而安全性要如何兼顧,有沒有可能為了觀光而導致人力吃緊,讓這些車站和路線成為拖累營運,在追求觀光的同時台鐵人力調配等陳年問題沒有解決之下,換來的恐怕是表面的華麗,本質已千瘡百孔。

鐵路運輸是台鐵的本業,維持鐵路順暢運作是基本功,更是鐵路旅遊的根本,目前鳴日號預計將於明年首發,然人力不足員工及預算欠缺之下要如何體現台灣鐵路價值,交通部應針對過去營運、軟硬體維護、人力補充等議題下仔細檢討,確保台鐵能永續運營並更上層樓。

自1998年台鐵復駛CK101起,台灣鐵道掀起了一股蒸汽火車復活的接力運動,蒸汽火車是台灣鐵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,頗受鐵道迷和文化愛好者青睞,對於年輕朋友更是最好的歷史教育,但礙於空污法的規範,現在蒸汽火車必須在有條件之下行駛,成本也提高不少。

然就文化遺產及教育傳承而言,蒸汽機車動態保存仍有其價值,另配合地方政府活動,亦可帶動觀光提振經濟有公共性及公共利益,有關蒸汽火車之運駛,無論朝空污法或是文資法修法,希望交通部都要更積極辦理,蒸汽火車是台灣鐵路最大的觀光資產之一,更是珍貴的文化歷史,妥善運用將有助於我國鐵路觀光發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